進入2023年1月,原奶“倒奶殺牛”的市場殺牛消息在行業中傳播開來。(視覺中國/圖)
2023年1月初,原奶寧夏的市場殺牛奶牛養殖企業負責人王牧之,在朋友圈里發布了一則“剛出生的原奶小公牛出售”的信息。小視頻里,市場殺牛數十頭五十多公斤的原奶小牛在干草堆里趴著、臥著,市場殺牛等待著自己被賣出的原奶命運。
“2023年我開始賣乳牛了,市場殺牛1500塊錢一頭,原奶可是市場殺牛沒有人要。”王牧之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原奶作為一位老養殖人,市場殺牛2006年他就已經是原奶當地的養殖大戶,2008年乳業風波時,他成為當地第一批采取賣牛自救措施的養殖戶。
王牧之還記得,當時原本2萬元一頭的奶牛,只能以6000-7000元的價格賣掉。2015年-2017年,當他面臨第二次乳業下行周期時,殺掉了自己四分之一的奶牛。
近期,他又再次感受到了原奶市場的下行壓力,并且“和過去不一樣”。
新年伊始,據多家媒體報道,河北、內蒙古等多地生鮮乳生產區的奶牛養殖戶開始出現“倒奶殺牛”現象,引發多方關注后,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畜牧業相關負責人對媒體回應:河北省沒有發現倒奶殺牛的現象。
對此,曾在知名乳企擔任高管、現就職蒙牛集團的吳松航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我在最近的工作中,沒有接觸到殺牛倒奶這些問題。”
在乳業獨立分析師宋亮看來,目前原奶市場沒有倒奶殺牛的現象,但是有這個苗頭。“未來會不會殺牛?會。會不會倒奶?不會。”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宋亮認為,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所謂的“奶農倒奶”是不準確的。奶農指的是養殖頭數在十頭以下規模的散養個體戶。50頭以上,業內稱為規模化養殖。目前,中國奶牛以規模化養殖為主。
根據中國奶業協會數據,2021年,中國奶牛存欄100頭以上規模化養殖比例達到70%,比2012年提高了87.7%。在這個背景下,大型奶企有自己的專屬牧場或關聯牧場,也存在與養殖場是否有固定合作關系的經營模式區別。
2021年,中國牛奶總產量3683萬噸,內蒙古、黑龍江、河北、寧夏等10省份均超過100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82.6%。
一位來自內蒙古烏蘭察布的助農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我們這里沒有出現倒奶殺牛的情況。”另一位來自內蒙古的牧民近期也看到相關報道,在他看來,這算是對市場不滿的一些無奈之舉,“但我身邊的牧民沒干過這種事”。
奶價下行,是2
2025-05-19 15:15
2025-05-19 14:30
2025-05-19 14:18
2025-05-19 14:15
2025-05-19 13:51
2025-05-19 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