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上酬降券商概念股去年年報正陸續出爐,市券商人在“金融限薪令”及“破除金融精英論”等大背景下,均薪券商去年薪酬的幅超變化格外引人關注。
南都·灣財社梳理Wind數據后發現,最萬元截至4月6日,多降已公布2022年年度報告的成上酬降26家上市券商概念股中,22家人均薪酬同比下滑,市券商人占比約85%。均薪
具體來看,幅超2022年人均薪酬降幅在20萬元以上的最萬元有2家。其中,多降廣發證券降22.98萬;招商證券降了22.8萬。成上酬降
此外,市券商人人均薪酬降幅介于10萬元-20萬元之間的均薪有9家:中金公司,下降19.67萬;信達證券,下降了19.21萬;華泰證券,下降18.97萬;浙商證券,下降16.78萬;國聯證券,下降14.04萬;國投資本,下降12.05萬;中原證券,下降10.84萬;中信建投,下降10.32萬;中泰證券,下降10.02萬。——即人均薪酬降幅超過10萬元的共11家,占比超42%。
而從人均薪酬降幅絕對值來說,2022年,上市券商概念股從高到低前10名依次是:廣發證券、招商證券、中金公司、信達證券、華泰證券、浙商證券、國聯證券、國投資本、中原證券、中信建投。
其中,廣發證券和招商證券人均薪酬降幅接近23萬元,中金公司這一數字也接近20萬元。
券商概念股人均薪酬大跌的背后,自然與該行業的業績承壓密不可分。2022年,市場走弱,A股整體表現不佳,股市震蕩下行、債市風險多發,“靠天吃飯”的券商深受影響。
中證協發布的2022年度經營數據顯示,全行業140家券商營業收入合計3,949.73億元,同比下降21.02%;凈利潤合計1,423.01億元,同比下降25.11%。
不過,人均薪酬普跌之下,也有個別券商實現了小幅上漲。Wind數據顯示,2022年,券商概念股中人均薪酬上漲的有4家,即東方財富、華林證券、紅塔證券、光大證券,人均薪酬上漲幅度依次為4.33萬、4.29萬、3.99萬、0.24萬。
灣財社記者注意到,上述4家券商的人均薪酬在上市券商中,排名原本就較為靠后,尤其是東方財富、華林證券、紅塔證券。這3家券商2021年人均薪酬均介于30萬元—40萬元之間,悉數位于尾部。
本輪薪酬排行中,2022年券商概念股人均薪酬榜單上,榜首已經悄然更換:雖然中信證券人均薪酬也下降了7.12萬,但憑借82.25萬這一數值超過了中金公司,在一眾上市券商中位居首位。
此外,人均薪酬前十強中,另外九家為中金公司、國泰君安、申萬宏源、廣發證券、中信建投、華泰證券、東方證券、中國銀河、國投資本,人均薪酬依次為78.63萬、71.46萬、65.36萬、59.99萬、59.39萬、58.36萬、55.27萬、54.26萬、49.5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