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才東穿著淺色長袖襯衫,藥神頂著一頭灰白頭發,真假緩步走出了看守所。東牛 (劉章律師供圖/圖)
2023年新年鐘聲敲響前兩天,津博北京恒都律師事務所刑辯律師劉章發了一條1194字的士自朋友圈長文,“只有經歷的研抗人才知道這個結果來得多么不容易,幾乎集合了所有人的癌藥力量才把博士救了出來”。
這一天,幕后被稱為馬鞍山“藥神”的藥神秦才東,穿著淺色長袖襯衫,真假頂著一頭灰白頭發,東牛緩步走出了看守所,津博再過四天就是士自他的60歲生日。
法院判決書顯示,研抗2022年3月4日,癌藥秦才東因涉嫌生產、銷售假藥罪被安徽省馬鞍山市森林公安分局刑事拘留。12月29日,法院以生產假藥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緩期四年,并處罰金15萬元。
綜合各方資料,秦才東出生于安徽省馬鞍山市的一個小鄉村,1980年考入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物理化學專業,1984年被公派至英國牛津大學攻讀材料學博士,1998年回國工作、創業,2018年左右開始自行研發抗癌藥“組合物”。
與之前公眾熟悉的“藥神案”不同,秦才東既不是急需藥物的癌癥患者,也不是從海外進口已被驗證和批準的上市藥物,而是親自研發“抗癌藥”,給親人和患者使用,其藥物未經藥監部門審評審批,未經臨床試驗檢驗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3年1月7日晚,秦才東案代理律師劉章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該“組合物”試用者近千人,長期服用者有兩三百人,“上百人出具書面證言表示癌癥得到不同程度的治愈或緩解,或癌癥帶來的痛苦得以減輕”。南方周末記者聯系到的患者及患者家屬,也表達了一定認可。
不過,2022年3月、7月,馬鞍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具復函稱,認定涉案“博獅組合物”為假藥,經專家論證涉案產品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此外,在案的33份證人證言表示對“組合物”療效提出懷疑,甚至認為無效。
秦才東案披露后,引發網友對秦才東本人和其自研藥物的興趣,甚至有人在社交平臺發出“求藥”帖。“隔行如隔山,(秦才東)對法律的了解比較粗淺,認為是在做好事,沒想到會觸犯法律。”劉章說。
“他被舉報了。”劉章研究案情過程中發現,有人也想試試秦才東的產品,但看到裝藥的瓶子包裝簡陋、氣味難聞、來路不正,認為秦在賣“三無”(指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以及無生產廠家)產品,屬騙人的假藥,便向有關部門舉報。
癌癥患者家屬羅安也知曉秦才東被舉報的事情。2023年1月10日上午,她給南方周末記者發來一張“組合物”圖片。外觀上看,“組合物”為三瓶標著1、2、3號的透明液體,顏色略黃,凈含量為550毫升/瓶,瓶身包裝上印有“卸妝”“馬鞍山方程式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字樣,確實很難讓人聯想到是抗癌藥物。
“組合物”為三瓶標著1、2、3號的透明液體。 (患者家屬供圖/圖)
“企查查”平臺顯示,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秦才東,成立于2009年5月,注冊資本50萬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