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5日,新規河北滄州市新華區車站小學課后服務活動中,何精小學生在游戲。準防治(人民視覺供圖)
“要開設豐富多彩的走樣變形德育、體育、課后美育、服務勞動、新規閱讀、何精科學、準防治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等”。走樣變形
日前,課后教育部辦公廳等4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課后服務有關工作的服務通知》,嚴禁強制學生參加課后服務。
通知重申不得利用課后服務時間組織學生刷題備考、講授新課或集體補課。新規將于2024年春季學期起正式實施。
文件的發布背景,最早要追溯到2017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規定,中小學生是否參加課后服務,由學生家長自愿選擇,課后服務內容主要是安排學生做作業、自主閱讀、體育、藝術、科普活動等,堅決防止將課后服務變相成為集體教學或“補課”。
南方周末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指導意見發布6年來,不少中小學課后服務內容仍以學科學習活動居多,體育、藝術、科普等活動所占比例偏小,甚至還存在講授新課等明令禁止的行為。
多位受訪者表示,要想落實文件要求,需要克服師資短缺等現實困難,也與校長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教育理念相關。
不是所有學校都會明示對課后服務的想法,教師需要領會校領導們話里的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