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6日,自救在江蘇省南通市,客流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的劇降環尾狐猴在進食。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于4月1日起臨時閉園,收入動物園全力保障園區野生動物的銳減健康生活。 (人民視覺/圖)
直播鏡頭下,動物“大山”悠閑地調轉頭,園觸將屁股對準游客。自救兩只有力的客流后爪突然刨起地面塵土,登時泥土飛揚。劇降見到百獸之王露出憨態一面,收入玻璃墻外的銳減游客發出一陣贊嘆。
被“大山”雄姿吸引的動物還有直播間里上萬名全國各地的觀眾。這只雄性東北虎有著十足的園觸舞臺感,自豪地展示起裂唇嗅——只見它咧開嘴,自救仰起頭,左右嗅探。這是貓科動物捕捉到氣味的反應。
“我們的幾只老虎會交換自己的運動場,每次出來后會標記一下自己的氣味,方式就是踢幾下。”來自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以下簡稱紅山動物園)的“主播”這樣解說道。紅山動物園歷史悠久,是全國唯一自收自支的公益性動物園,其動物福利與環境豐容為國內動物園愛好者樂道。
如今,這家網紅動物園深受疫情影響。紅山動物園的一位員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受疫情管控影響,2022年外省游客數量銳減。10月29日以來,紅山動物園因疫情短暫閉園。
不惟紅山動物園,疫情之下,國內多家動物園經營皆遭重創。2022年7月18日,中國動物園協會管理工作委員會會議召開,全國51家動物園代表參會。會議紀要提到,社區封控、老人小孩出行減少、城鎮居民收入減少、跨省游受阻、惡劣天氣等因素,使得動物園的游客量大減,“很多動物園全年收入減少了50%-70%,個別動物園甚至全年都沒有開園”。
為了求生,各大動物園紛紛“觸網”,以直播云游代替線下觀賞。積累熱度后,再將流量導向文創商城、在線售票、云領養等創收項目。這些創新方式,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拯救動物園嗎?
南方周末記者遇見翟浩辰時,他正在鶴園進行直播。此時的南京即將迎來一場降溫,天空中已零星飄下幾滴冷雨。售票員不斷提醒游客掃碼購票——出示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與蘇康碼綠碼方可入園。
翟浩辰是紅山動物園新聞宣傳處的一名工作人員,也是動物園的主播之一。10月28日,紅山動物園因疫情宣布閉園,動物園微信公眾號即刻宣布重啟直播:“又閉園了,我們的直播又來了”。
此次直播主題命名為“ZOO直播守望季”,每天三場,在微博、B站、抖音多平臺開展。每場直播持續兩小時左右,帶領粉絲深度游覽一個場館。
南方周末記者發現,紅山動物園在2018年就曾試水直播,2020年2月因疫情閉園期間,紅山動物園推出了“ZOO直播”。此后,直播游園被保留下來,至2022年4月已開展過五輪。
“我們的丹頂鶴應該有一雌一雄,對吧?”直播中,翟浩辰向身邊的飼養員確認。這時,有觀眾在直播間詢問哪只丹頂鶴是雄的,翟浩辰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