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一年的超高從嚴從重處罰嚴監管和注銷潮后,私募證券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市場正逐步回暖,頻交但嚴監管加碼。易被2025年3月17日,丨金規榜因存在拉抬打壓股價的融合異常交易行為,兩只私募基金被北京證券交易所(下稱“北交所”)限制證券賬戶交易。超高從嚴從重處罰
“牧羊犬—中國金融業合規云平臺”(下稱牧羊犬平臺)數據庫顯示,頻交這是易被2025年北交所首次公布“存在拉抬打壓股價的異常交易行為”的案由,限制私募基金證券賬戶交易。丨金規榜
事實上,融合監管機構對程序化交易的超高從嚴從重處罰要求亦正進一步細化。2025年4月3日,頻交滬深北三個交易所同時發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下稱“細則”),易被將對高頻交易異常行為從嚴從重處罰。丨金規榜在當月9日廣發證券主辦的融合私募年度峰會上,多位量化基金管理公司高管針對《細則》進行探討。鳴石基金高級副總裁蔡賢稱,這次政策主要針對超高頻程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和量化交易不能完全畫等號,規模較大的量化基金管理公司基本都不會采用高頻程序化交易。廣發證券機構客戶部總經理劉劼舟亦稱,現在大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不會觸碰高頻交易的監管紅線。
3月,私募基金行業呈現罰單量和罰金雙降態勢。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牧羊犬平臺數據庫發現,當月,中國證監會及其各地派出機構和滬深交易所及中基協共發布基金業處罰信息45條,罰金80萬元,環比分別下降36%和85%。其中,機構和個人的合規度變化趨勢相當,均呈現罰單量環比下降30%到40%和罰金環比下降80%左右的情形。
分類別觀察,當月,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和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的機構罰單量相當,分別為12條和9條。從罰金維度觀察,在私募基金行業中,僅有一家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被罰60萬元。
從私募基金發行數據和私募基金管理人存量數據觀察,區別于2024年的“冷清”,私募基金行業呈現明顯回暖趨勢。
Wind數據顯示,當月,私募基金發行數量與發行規模分別為1917只和134億元,環比上漲49%和20%。其中,私募基金發行數量遠超2024年單月私募發行量最大值1576只(2024年1月),創下近1年來新高。
與此同時,2025年以來,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存量數據保持穩定。2025年2月,全市場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數量為20007家,環比下降0.1%,遠低于2024年同期2.1%的環比降幅。
一位私募金融數據服務商市場部人士在接受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調研時稱,2025年以來,私募基金行業在產品發行與路演等市場活動層面均明顯回暖。這或源于2024年嚴監管推動下,行業或已深度出清。
3月份,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為何被罰?
牧羊犬平臺顯示,私募基金管理公司違法違規行為主要包括虛假記載、未及時更新信息、利益輸送、風險評級不規范和交易行為異常。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被罰案由主要集中在交易層面。
以本月唯一被罰款的臺州沃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臺州沃源”)為例,浙江證監局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2025]8號》顯示,臺州沃源因“報送、披露的信息存在虛假記載”和“委托他人行使投資管理職責”兩項行為被責令改正、警告,并被處以60萬元罰款。
從罰單內容上看,臺州沃源“委托他人行使投資管理職責”的行為與一則刑事案件有關。該罰單顯示,自旗下三只基金通過備案審核以來(三只基金的備案時間在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臺州沃源將這些私募基金的投資管理職責委托外部人員丁某行使,直至丁某于2023年12月4日被公安機關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其間,臺州沃源未實際履行私募基金管理人職責。
當月,因存在拉抬打壓股價的異常交易行為,兩只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被北交所采取了限制證券賬戶交易的自律監管措施。這兩只基金分別是華睿千和(天津)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華睿千和量化中性二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和中投鼎鴻(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中投風起扶搖五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具體而言,2025年3月17日下午1點整至1點01分,華睿千和量化中性二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21.61元/股至23.6元/股的價格買入成交“恒合股份”44.74萬股,成交占比達58.19%;在下午1點03分02秒至03分21秒期間,該基金再次買入上述股票,成交股份數達20.74萬股,成交占比高達88%。同日下午1點整至1點01分,中投風起扶搖五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亦交易了“恒合股份”,成交占比達36.35%。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對比研究兩張罰單內容發現,在2025年3月17日下午1點整至1點01分期間,上述兩只基金對“恒合股份”的成交占比之和高達90%以上。這兩張罰單還顯示,兩只基金均曾在2024年多次被采取監管關注、出具警示函、暫停證券賬戶交易等自律監管措施。
牧羊犬平臺顯示,上述罰單是北交所在2025年首次公布“存在拉抬打壓股價的異常交易行為”的案由,針對私募基金采取限制證券賬戶交易自律監管措施的罰單。
私募基金以高頻交易影響股價,向來被股民詬病,亦是監管機構重點監控和監管的領域。《細則》明確高頻交易認定標準:單賬戶每秒申報、撤單筆數合計最高達到300筆以上,或者單賬戶全日申報、撤單筆數合計最高達到20000筆以上。《細則》還規定,投資者進行高頻交易發生異常交易行為,交易所可按規定從嚴從重采取自律管理措施。
在持續嚴監管之下,市場上使用高頻程序化交易的量化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占比已不大。多位量化基金管理公司高管在廣發證券主辦的私募年度峰會上對此進行專門探討。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發現,幾乎每位演講者都稱其所屬機構使用的是中低頻的量化策略,或明確表示其所屬機構沒有使用高頻程序化交易。
蔡賢認為,監管對量化交易比較包容。這次政策主要針對超高頻程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和量化交易不能完全畫等號,規模較大的量化基金管理公司基本都不會采用高頻程序化交易。目前,上千億規模的基金公司一年換手率只有十到二十倍。鳴石基金管理規模達400億時,其換手率也只有三十到四十倍。[業內常用換手率公式為:換手率=(賣出金額+買入金額)/ 資產規模,即三十倍換手率相當于平均一只股票有17天的持倉周期,通常稱為中頻交易。]
劉劼舟亦稱,現在大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不會觸碰高頻交易的監管紅線。他建議,私募基金管理人可以開發更多元的中低頻量化策略進行均衡發展。
除程序化交易外,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托管要求或將進一步細化。2025年4月3日,證監會修訂了《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管理辦法》(下稱《托管辦法》),并公開征求意見。該《托管辦法》明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適用“一托到底”的情形及相關托管要求。